生命之光~酵素

  生命要有活力,一定要吃好吸收消化的食物。但是忙碌的都會生活,三餐中總有一兩餐外食,工作忙碌的我們很難顧及營養。家裡的小朋友也常因為父母上班的關係,無法在家好好用餐。更何況家裡有上了年紀的老先生老太太。單身的人比較簡單,因為一人飽全家飽,只是與好友聚餐就吃大攤,一個人時就草草了事,常有大小餐的狀況……。面對這些無法三餐好好吃的我們,如何吃的營養?我一直在思索。

  以前常看同事們訂起某些營養品,說吃了好精神…,尤其顧眼睛好有效,看電腦都不會不舒服,心動了也就訂一瓶,但是吃了幾顆,就意興闌跚…。逛保健食品琳瑯滿目,好想知道哪一種營養品,可以解除身體的疲勞與不知明的不舒服、不順暢,直到開始飲用酵素之後,發現原來酵素的幫助,可以讓身體細胞快速吸收營養,恢復體力,真是是一種簡單、好吸收的酵素營養維他命。

酵素是生命的電流

  人體中有超過60兆個細胞,每個細胞的營養、消化代謝過程其實都需要酵素。若身體缺乏足夠的酵素,就會像一個電燈泡亮不起來,就如有人吃完飯後,會有胃脹、頭昏之感,或吃了多種營養品體力仍然沒改善,其中的原因是缺乏酵素,體內無法消化這些食物。只要有適當的酵素補充,酵素就像電流,讓電燈泡通電亮起來,所以酵素在人體中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。
  酵素能開啟體內能量運轉,增加細胞之活力,是生命所需的分子。沒有了酵素任何生物的活動都不可能發生,也無法生存下來

什麼是「酵素」?

  『酵素』是由蛋白質中最小單位「胺基酸」所構成,至少需有100個以上的胺基酸才能組成一個酵素;又可被稱為「酶」。扮演「生物催化劑」(biological catalyst)的角色,存在「活」的動物、植物及微生物細胞內,能增加組織中各種生化反應的速率。我們人體平日所吃的食物,也需酵素進行催化作用才得以消化,同時將食物轉化成能量。

酵素的面面觀

  現在一般人多將「食物酵素」簡稱「酵素」,其實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。
  簡單來說,酵素概念可以分為二種:一者為在於體內可以自行產生的「酵素」;這些酵素會在身體中執行生化反應或消化功能,維持正常新陳代謝,包含有使人體運作的「代謝酵素」與分解食物的「消化酵素」兩種。二者可藉由外在攝取生食食物的營養,獲得「食物酵素」。

為什麼需要服用補充酵素?

1.體內潛在酵素的消耗
  美國Edward Howell,醫學博士,提出體內酵素總量說,每個人一生中可以自體製造一定總量的「潛在酵素」,這些體內的酵素即是「消化酵素」與「代謝酵素」的總和,潛在酵素會因消化、吸收、代謝或解毒需要而減少,導致老化、生命縮短。尤其人類目前所吃的食物,多已經受到外在環境化藥、化肥或加工等影響,食物本身的酵素已經很少,所以進餐時分泌在唾液、胃液、胰液的消化酵素無形增多,相對地加重了體內器官的負擔。當體內「消化酵素」需要量增加,會導致「代謝酵素」的生成量不足,進而影響新陳代謝,可藉由適度補充「食物酵素」。

2. 食物酵素易受熱加工破壞

  所有未經烹煮的天然食物均含豐富的酵素,但酵素對高溫極度敏感,熱度不高時即可破壞食物中的酵素,一般在48℃~65℃的熱水中,酵素就開始會被破壞。假使再經過加工、精製、烹煮以及微波加熱,都會使食物產生遽變,這些過程會破壞酵素,造成食物營養失衡。大部份人用餐會選擇熟食,而非未經加工烹調的生食,然而要從飲食中獲得酵素,必須攝取生的食物。但現今環境、蟲害汙染的問題,也讓人常無法安心地享用生食,因此藉由其他方式補充「食物酵素」,則有其必要!
3. 缺乏完整營養地力的土地
  在經濟農業下,果農為了追求豐厚的產量,常大量施灑殺草劑、農藥等,因此土裡的營養成分往往缺少了許多動植物所提供的養分,只吸收化肥、化藥給予的營養劑,當蟲鳥不來,蔬果的耕作是單一種植且缺乏多元生態的滋養,農作所結的果實在就沒有自然的香、甜與營養,一般農耕能提供酵素來源的食材,往往養分就顯得不足。
酵素適合各年齡層、各種生活型態的朋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