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生採收記

花生採收記

文|郭瑟芬

初夏,正好碰上花生搶收成,於是跟著大夥兒下田拔花生。

十來個人,一人一個水桶,在亂草中尋找花生植株的蹤影。待收成的花生,地面上的枝葉已呈半乾枯,不難辨識,不過因為野草雜生,所以還是得細心翻找。

 

找到之後,基本動作:以右手握住植株的最基部,稍用勁拔起,纍纍的花生就出土了。左手拽住這堆花生,對著水桶一扭,花生紛紛落到桶裡。

 

這個動作說來簡單,對我這個新手來說,手勁不足,也還抓不到要領,拽不下來的花生只好一顆一顆拔下來。

別人已經拔了滿滿一桶,倒進麻袋裡,我的桶還不到半滿,兩隻手酸痛的不得了!

因為一直彎腰,腰也快直不起來了,最後只好以跪步爬行的姿勢在田中蹣跚前進。

 

初夏的早晨,才七點多,就已感受到驕陽的威力。還好早晨有微微的涼風,不覺得太熱。拔了兩個小時後,體力已快撐不住,日頭也越來越熾熱,勉力做到跟大夥兒一起收工。

一個早上,四小時、十三個人,一分多地的花生田,還沒收完。

待採收的花生還有將近一甲地!媽媽咪呀!

花生採收要及時,成熟的花生留在土中,只要下點小雨,很快就會發芽。

連著幾天,內場加工組也放下工作,大家總動員,一起加入搶收花生的行列。

這地區多為看天田(無灌溉水),土質疏鬆,很適合花生這種旱地作物。只不過人力昂貴,種花生完全無利潤,大陸進口的便宜花生搶占市場,現在農家頂多種點自家吃,很少看到大面積專門種花生的。

剛採收的花生,帶著很多泥土,要先把土篩乾淨,再平攤在陽光下曝曬,不然很難曬乾。

靠人工不時翻耙,日頭大,三天就成,如果碰上陰天或下雨,可能就需要一個多禮拜才能完全乾透。萬一是雨天採收回來的花生,土較濕黏,更是得邊晒邊篩。

 

晒過的花生全部送入冷藏低溫貯存,避免花生發霉產生黃麴毒素。

加工前,進一步以人工挑揀出發芽、破碎、變色的不良豆,再以大量山泉水清洗。所以吃清淨母語的花生,非常放心,不用擔心黃麴毒素。也不怕長痘痘。聽說之前農場有幾次採用花生播種機、採收機,因為花生種植的面積大,為了可減少播種與採收的人工。

只有除草、曝曬、挑揀、加工,還是純人工處理。但事實不是如此的簡單,機器非萬能。

我們發現,機器採收遺漏的比率很高,有些藤蔓太雜、石塊太多的田地,不適合用機器採收,或者機器故障停擺維修時,還是常常需要人工採收花生。

 

最近又是花生採收季,有幹部提到近年經濟不景氣,他們村子裡好多人都從城市回到鄉下待業中,於是花生又恢復以人力採收,每天總有十幾二十個臨時工在花生田裡拔花生,論斤計價。

手腳勤快的,一天可以有千把塊收入,十來天下來,對生活也不無小補。雖然農場因此要多擔負成本,可是吳先生說能創造多點就業機會,幫人渡過難關,也是好事一樁。

 

這幾年全球暖化,造成氣候極度異常,花生算是好種的作物,也狀況仍頻。

有時因乾旱而發芽少、結粒少;有時因連綿颱風豪雨,耽誤播種最佳時機而生長欠佳;有時成長期長的很漂亮,臨採收前卻被環頸雉與田鼠捷足先登先採收了…總而言之,種很多不見得一定能如願的收很多。明亮金黃的清淨母語花生油,冷壓製成,沒有一般花生油的煙火焦氣,而是散發出一股優雅清爽的新鮮花生香。

直接用來拌飯,幾滴黃豆醬油,就可以讓我連吃三大碗。

看起來油油的碗,不用洗碗精,直接水沖就可以洗乾淨,連抽油煙機的油垢都非常好清理,可見它有多清爽,這樣的油吃到身體裡,不會造成負擔。

 

想嚐到花生最鮮甜的風味,就要吃水煮花生。清晨採收回來的花生,立刻清洗,大灶柴火煮熟,包裝後急速冷凍保存,稍微解凍或電鍋微蒸就可直接食用。鹽味(三烤竹鹽調味)都清甜可口,非常適合在炎炎夏天當居家零嘴,補充體能又不上火。

 

炒過的香酥花生適合出門旅遊攜帶,搭配清淨母語鳳梨乾或紫菜嫩芽酥一起吃,更是別有風味。

香酥花生再加一點花生油與竹鹽,用高馬力的果汁機打成花生醬,直接塗饅頭土司,或是調點蔗香蜜與醬油作成沾醬, 現作現吃,棒的不得了!

如果一次吃不完,最好冷凍起來,一週內吃完。不過因為實在太香太好吃了,所以很少有吃不完的問題。

我本來並不愛吃花生,總感覺花生比較燥熱,很少主動買來吃。

這幾年在花生田裡參與拔花生好幾回,好像對花生有了不一樣的感情。

現在會想吃花生、喜歡吃花生、主動找花生…寫著寫著,已經有一股衝動,待會兒一定要去找一包水煮花生來吃啦!